
剎車片是車輛重要的安全部件,其性能狀況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那么,我們平常該怎么檢查剎車片呢?其實,剎車片更換時間周期不是固定的,這取決于車輛行駛路況、駕駛員踩制動踏板的頻率及力度。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剎車片更換周期,前剎車片一般3-5W公里,后剎車片一般4-6W公里,主要根據個人駕駛習慣判定,如果是山區地形區域,剎車系統使用頻繁會使剎車片磨損加快。今天小編告訴大家幾個方法,通過自己的檢查來判斷是否應該更換剎車片。
觀察法
當肉眼觀察剎車片厚度已經僅剩原先的1/3厚度左右時,車主就要增加自檢頻率,隨時準備更換了。一般來說,剎車片使用極限為3mm,剎車片磨損到極限時應立刻更換剎車片;除此之外,剎車片被大面積油脂污染或出現異常磨損和斷裂時,也要及時將其更換。
聽聲音
如果在輕點剎車的同時伴隨有“鐵蹭鐵”的絲絲聲,此時剎車片建議立刻更換。因為剎車片兩側的極限標識已經直接摩擦車盤,證明剎車片已經超過極限。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更換剎車片的同時要配合剎車盤的檢查,出現這種聲音時往往剎車盤已經受到損壞,此時即便更換新的剎車片仍然不能消除響聲,嚴重時需要更換剎車盤。
感覺力度
當剎車片變薄時,我們的剎車效果會受到影響,此時需要更深的踩下制動踏板才能達到原先輕踩就能達到的制動效果,前半程制動效果明顯減弱。感覺自己的剎車變軟,有點剎不住了,此時就要檢車剎車片是否需要更換了?! ?/div>
此外,還有人在駕駛過程中,腳只有兩個選擇:加油,踩剎車。這樣的話踩剎車的頻率就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事實上,這樣的人并非少數。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2-3萬公里,就得換一次剎車片。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特殊情況:
1、新手的剎車一般踩的多,消耗會大一些;
2、自動擋相對手動檔,其對剎車片損耗更大,因為自動擋的換檔就是靠油門踏板和剎車踏板控制的;
3、常在市區開車,剎車片的耗損會比常開公路的車快,因為常開市區的車經常要走走停停,剎車頻率增加,而走公路可能走好幾十公里才需要減速或停車,用剎車的機會也相對少;
4、載重量大的車,剎車片損耗大,同樣時速情況下的減速剎車,重量大的車慣性大,需要剎車片摩擦的力就越大,因此磨損較大。
總結:建議車主每次保養時,都應該對剎車片進行檢查、維修或是更換。正確的駕駛方式是隨時保持全神貫注、眼觀六路,及時發現問題提前收油減速,根據情況的變化決定是否踩剎車。這樣做既能節省汽油,又能延長剎車片的壽命。